描绘新时代 赞颂新北京 共圆冬奥梦

看看娱乐网讯 由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北京广播电视台主办的北京宣传文化引导基金资助项目“盛开的雪花——第二届歌唱北京优秀作品发布仪式暨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0天特别节目”,于10月27日,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0天之际,与观众见面,这也标志着第二届歌唱北京活动圆满落幕。


130389e3ce053014e2cf6746b3d3ac6.jpg


第二届歌唱北京原创歌曲征集活动共委约、征集作品2123件,其中歌曲作品643首,歌词作品1480首。作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题材多样 重点突出。2022年是冬奥之年,为了迎接这一冰雪盛会,许多文艺工作者将创作的热情投射到冬奥会上,创作出一批以喜迎冬奥会为题材、词曲俱佳的歌曲,如《冰雪冬奥》、《冬梦之约》。其中《冰雪冬奥》还入选了第一届冬奥优秀歌曲。其他题材的歌曲也是佳作纷呈。有体现京味文化的由热门歌手周深演唱的《胡同少年志》,著名歌手周晓欧、平安演唱的《北京胡同我们的家》,蔡国庆演唱的《红红的北京》,有展现北京都市风貌、沙宝亮演唱的《跳动的北京》,有体现运河文化的《我家住在运河边》,同时也有反映时代主题的《心中向往的地方》等。也有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后,活动组委会邀约的抗疫题材歌曲《武汉你好吗》、《武汉!武汉》。



二、质量上乘 传唱度高。本届征集活动吸引了大批优秀词曲创作人参与。王平久、孙涌智、宋小明、张大力、赵佳霖、李凯稠等一大批知名创作者纷纷拿出了自己的力作参与评选,郑云龙、蔡国庆、平安、周晓鸥等知名歌手成为参选歌曲的演唱者,令本届“歌唱北京”作品质量有了保障。《冰雪冬奥》、《冬梦之约》、《我家住在运河边》等歌曲已经在广大观众中具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和传唱度。



三、贴近时代,贴近生活。本次“歌唱北京”征集的歌曲,与时代同频共振,热情讴歌了北京作为首都,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旗帜,落实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真实反映了北京百姓的幸福生活。为了让词曲作者的创作更加扎实,活动期间实施了四次共计七十余位词曲作家、音乐人参与的歌曲创作采风研讨活动,包括:北京中轴线申遗主题创作研讨采风活动;以“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为主题与微软共同进行的人工智能音乐创作专题研讨采风活动;以“建党百年”“脱贫攻坚”为主题赴房山霞云岭参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结合乡村绿色发展建设进行的歌曲创作研讨采风活动;以“新时代新北京”为主题进行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红色党建,参观非遗项目感受通州新变化进行的采风研讨活动。另外与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联合举办了歌唱北京“北音站” 作品试听演唱会。

  


10月27日,正值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0天,第二届“歌唱北京”也终于迎来收官时刻。“盛开的雪花——第二届歌唱北京优秀作品发布仪式暨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0天特别节目”在隆福寺空中四合院举行,最终入选优秀歌曲的二十首作品词曲作者应邀出席。蔡国庆、周晓鸥、平安、常石磊、彭昱畅、张紫宁、尤长靖等歌手现场演唱了部分获奖作品,整台节目呈现出浪漫、唯美、热烈、新颖的特点,为第二届歌唱北京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也为北京冬奥会揭开了新的篇章。本台特别节目,在三个方面表现出“特别”之处:



第一,表现形式特别新颖。此次特别节目打破以往的传统模式,把发布会、音乐会、实景演出、现场访谈等多种形式相糅合,使得整场演出既有庄重性,又有艺术性,并兼具趣味性。曹扬、李杰两位主持人带领两个学生方队的拉歌比赛,令现场充满欢笑,赵佳霖、宋小明等创作者对北京的深情表白令人感动,引发共鸣;李光复、蔡国庆、周晓鸥对各自儿时北京的回忆,对照现在北京的发展变化,又令人感慨万千。尤为难得的是,这场在隆福寺九楼楼顶空中四合院举办的实景演出,将北京东西观景轴上的绝美风景尽收眼底,辉煌的故宫、古老的四合院与时尚的现代化建筑,勾勒出北京古老又现代、厚重而新潮的独特气质。



第二,冬奥元素特别多元。2022北京冬奥会不仅仅是运动员的盛会,也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的盛事。每个中国人尤其是北京人都是冬奥会的见证者、参与者。本台特别节目从不同人群、不同视角,展现了北京对于冬奥的热切期待。出生于2008年的奥运宝宝、出租车行业的的哥的姐,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奖牌设计团队,以及吉娜、彭昱畅、尤长靖等文艺界人士,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宣传冬奥、服务冬奥,尽自己所能为冬奥做贡献。



第三,对创作者特别尊重。入选第二届歌唱北京原创歌曲评选活动的二十首作品词曲作者,成为本台特别节目的主角。二十位词曲作者手捧奖杯,从幕后走上台前,走上红毯铺成的星光大道,迎来属于文艺创作者的荣耀时刻。节目组还请来专业摄制团队,为创作者们集体拍摄了一部短片,体现了对文艺创作者们的尊重,对原创精神的尊重。

 


北京是首善之区,全国人民热爱的地方;北京是梦想之城,许多年轻人追梦的地方;北京还是故乡,寄托老北京人的情思的地方。描摹老北京与新北京交汇融合的时代风貌,表达出在北京生活的新老北京人的情感与梦想。2022年,让我们再次出发,描绘新时代,赞颂新北京,共迎冬奥会,谱写壮美的北京新篇章!期待更多的北京故事和情思,在歌声中流淌。

 

 

 

《天书奇谭4K纪念版》举办上海首映礼

迟到38年终登大银幕

 

10月27日,电影《天书奇谭4K纪念版》主题为“迟到38年”的首映礼在上海成功举办。《天书奇谭》的联合导演钱运达、美术设计黄炜、动画设计范马迪和薛梅君,“小皇帝”配音演员曹雷,在首映礼现场温暖相聚,共同分享影片早年创作的幕后故事,童年的记忆仿佛一下子打开,在场观众感动不已。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健儿先生向钱运达导演送上今年上映的《天书奇谭 4K 纪念版》主海报,并表达祝贺。诞生于1983年的《天书奇谭》在历经38年后终于登陆大银幕,既是对老一辈动画艺术家的致敬,也是对新一代动画人,不断弘扬动画创作精神的激励。据悉,《天书奇谭4K纪念版》将于11月5日上映。

 


再现中国动画之美



这场“迟到了38年”的首映礼,现场堪称是一次中国优秀动画先驱的再聚首,当年的众多主创相聚首映礼,共同回忆当年与已故编剧包蕾;联合导演、编剧王树忱;造型柯明等老艺术家一起创作《天书奇谭》时令人难忘的瞬间,在场观众无不动容。93岁高龄的钱运达先生表示,时隔38年,终于看到这部影片登上全国银幕,深感欣慰,倍受感动。



上美影厂长速达女士表示,电影《天书奇谭》是中国第三部彩色动画长片,是“经典中的经典”,是老一辈优秀动画人心血与智慧的结晶,此次通过技术手段让电影成功登陆银幕,既能让更多观众欣赏到这部经典动画,也是对老一辈动画艺术家的致敬。上美影将沿着老艺术家积累的经验,探索、创作出更加优质的中国动画。



美术设计黄炜道出了本片的风格精髓:坚持传承民族文化。整个剧组在角色造型方面坚持传达中华文化元素,同时大胆创新敢于求变,最终创作出了诸多人心目中的经典形象。动画设计范马迪及薛梅君坦言电影中的每一个镜头都是众多幕后工作者反复商讨后的成果,整个设计经历了长达一年的时间才得以完成。“小皇帝”的配音演员曹雷老师透露自己在配音导演苏秀老师的指导下,为了生动地展现角色任性专横的性格,决定含着半口水配音。情到深处时她更是现场展示了经典台词:“我要鸟!”,传神灵动,获得在场观众阵阵掌声。

 

YDW_3088.jpg


激励新一代动画人传承



来到首映礼现场的,除了电影《天书奇谭》的老一辈创作者,也有不少新一代观众慕名而来,他们之中不乏动画导演、青年演员、运动员代表,以及众多年轻观众朋友。



动画电影《姜子牙》导演李炜感慨当年的各位前辈充满了想把片子做好的精气神,现在重温经典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深感完成一部好作品更在于坚持。众多艺术家前辈如星辰一般照亮自己的动画创作之路,激励自己不断超越。青年动画导演李豪凌表达了对老一辈动画艺术家的敬佩:“前辈们用热情汗水铸就了这部经典作品,让我感受到了动画的美好。故事内容、精神内涵的传承就像接力棒一样,承载了无数希望。”中国第一代少儿主持人陈燕华回忆起了三年前自己主持《天书奇谭》交响乐团的事仍激动不已,“音乐会结束,电影放完,在座的一千多位观众没有一个离席的。我们都是看着美影厂的动画片长大的,那是我们小时候的精神食粮,也培养了我们的审美情趣。”



对影片有着深厚情感的影视演员李宗翰现场道:“《天书奇谭》是伴着我一起长大的一部动画片,我一直认为它是动画史上最伟大的动画片之一。我们中国的动画片传递的是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此我要向艺术家前辈们致敬!”中国女子帆船运动员、奥运冠军徐莉佳在映后分享感受时坦言老一辈艺术家的匠心创作精神打动了自己,看完这部动画片之后,相信中国的动画片也会在未来站上世界之巅。希望通过这部影片,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并参与到这个领域当中来,创作出更优秀的动画作品。

 

ZJM_7490.jpg


中国动画不输任何国家



《天书奇谭》是几代观众的童年回忆,不少观众表示,儿时观看对几只狐狸印象深刻,长大后在银幕上观看,体验感完全不同,除了生动立体的角色形象,影片中美轮美奂的景致,展现民族瑰宝的元素,以及体现出的深意,都令人回味无穷。还有观众表示影片中的戏曲、民俗、水墨、建筑等元素深深感动了自己,在多元文化盛行的今天,理应充分发扬中华五千年大国文明风采,中国动画不输任何国家。


ZJX_9846.jpg


中国动画学派以独特的风格和视角,在世界动画舞台上有着特殊的一席之地,突出了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拥有自成一派的独特民族特色。上美影集中了中国动画界的许多优秀人才和精英,凭借敢于创新和探索的精神,创作出了《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天书奇谭》、《黑猫警长》、《葫芦兄弟》、《宝莲灯》等伴随了几代中国人成长的经典作品,以动画“中国学派”享誉国际。对“中国学派”的重提与重视,一是为了忘却的纪念,再就是以史为鉴,唤起当下中国动画创作对民族化的再思考。

电影《天书奇谭》于1983年问世,讲述了少年蛋生与三只狐妖斗智斗勇,历经磨难,夺回天书,最终习得天书法术,造福百姓的故事。影片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出惩恶扬善意旨。此外,影片秉承“奇趣美”审美,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大成,在中国动画长片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将于2021年11月5日全国上映。

投稿邮箱及联系合作:kankanyulewang@163.com

本站资源收集自互联网,版权归创作人所有,如无意冒犯,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7062710号-2